上半年,全系统认真贯彻中央有关“三农”工作精神,积极落实总社各项工作部署,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沉着应对各种挑战,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实现销售总额14067.9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4.7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销售总额7903.2亿元,增长24.4%,增幅较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全系统企业汇总利润96.5亿元,同比增长31.2%,高于同期国有企业利润7%的增幅。
销售总额单月同比增幅对比图
(一)分行业看,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四大业务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78.6%,其中,农副产品销售增速最快,农资增速最慢。
(二)分地区看,西部、中部销售增速快于东部,东部销售额占全系统比重为55.4%,低于去年底的58.5%。
(三)从企业股权构成情况看,全资企业、参股企业、基层社销售增速低于系统平均水平,控股企业增速较快。
二、运行特点
(一)农资销售总体增速放缓,农用机械和种子种苗类保持快速增长。
农业生产资料销售3286.5亿元,增长11.6%,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16.6个百分点。其中,化学肥料类销售8232.1万吨,同比增长4.4%,销售额2930.3亿元,增长10.9%,化学农药类、农膜类、农用机械类和种子种苗类销售分别为180.5亿元、68.4亿元、39.4亿元和6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0.1%、36.6%和33.6%。总体看,国内主要化肥资源明显供大于求,库存量较大,今年春耕气候差,农民用肥时间短,市场销售不畅,此外,由于国内主要用肥品种价格下滑,储肥价格倒挂,企业效益下降。
(二)农副产品购销快速增长
农副产品购进额2833.9亿元,同比增长34.2%,增幅较去年同期增加4.5个百分点。棉麻类购进744.8亿元,增长51.1%,销售1094.5亿元,增长30.3%。干鲜果品类、干鲜菜和肉禽蛋类销售分别是285.3亿元、232.2亿元和263亿元,分别增长37.8%、47.2%和33.4%,茶叶、食用菌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增幅均在40%以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1585.9亿元,同比增长17.9%。各地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鲜活农产品购销增长较快。
(三)消费品零售增速回落
消费品零售额4276.8亿元,同比增长23.5%,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9.5个百分点,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10.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销售额2790亿元,乡村销售额1486.7亿元。全系统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的比重为3.8%,其中乡村达到9.9%。总体看,受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大举进军三、四线城市,门店的租赁费、人力成本连续上升影响扩大,电子商务企业的冲击,全系统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受到制约。
(四)再生资源回收业务增速回落
再生资源回收额743.2亿元,销售额8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和25.6%,增幅分别较去年同期回落14.3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其中,废旧金属回收额553.1亿元,销售额633.7亿元,分别增长22.1%和22%;废旧非金属回收额190.1亿元,销售额220.4亿元,分别增长46.5%和37.2%。受市场需求萎缩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影响,再生资源行业增速持续回落。
(五)其他业务快速发展,总体规模较小
服务业、仓储运输和资产经营等经营额127.4亿元,增长33.7%,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36个百分点。通过电子商务开展业务的企业154家,参股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18个,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8个,农村资金互助社23个。出口额154.4亿元,增长23.9%,受农资进口大幅下降影响,进口额106.8亿元,下降37%。
(六)基层社销售稳定
基层社销售2796亿元,增长13.9%,占全系统销售总额的19.9%。总体看,基层社实力较弱,业务经营困难,服务能力不强。
(七)连锁经营稳步推进
全系统连锁企业5746家,拥有配送中心9843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91.6万个,较上年增长3000个。连锁销售额2582.8亿元,其中,农资连锁销售额1044.1亿元,占售给农民农资额的47.6%;日用消费品连锁销售额1167.5亿元,占消费品零售额的27.3%。
(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2013年上半年,纳入总社项目库的项目共有1073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862个。在建项目3992个,增加931个,其中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97个。在建项目总投资额4258.2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351.5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425.4亿元和54亿元。
三、工作建议
全系统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业务发展稳中有进。但也要看到,传统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压力增大,新兴业务比重偏低,销售额增幅趋缓,经营管理粗放,盈利水平不高,为农服务能力还需提升。下半年,要特别注意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市场形势的研判。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世界经济继续艰难复苏,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新的发展阶段,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系统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各级联合社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协调解决问题。企业要树立忧患意识,认真研究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对本行业发展的影响,密切关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去杠杆化带来的库存风险、效益下滑、资金短缺等问题,未雨绸缪,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和发展策略,稳健经营,确保全年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全力抓好主营业务。农资企业要把握产能过剩、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以及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机械化日益加强的趋势,调整业务结构,保持合理库存,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差异化营销体系,拓展农机、农药、种业等业务规模,提升农资科技服务水平;棉花企业要密切关注和利用好政策机遇,切实做好交储业务,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同时积极介入棉花产业链条上下游相关产品的经营;消费品企业要深入研究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需求升级等变化,明确定位,细分市场,抓好网络布局,提高商品联合采购水平;再生资源企业在价格持续下滑的情况下,要合理控制存货,强化优势业务,着重推进盈利能力强、有新利润增长点的重点业务和新业务,加快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提高回收利用水平;农副产品行业要充分利用国家有关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政策,进一步发挥优势,巩固扩大这两年快速发展的成果,同时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升级,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在保价稳供的同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努力成为国家调控的抓手。
(三)重视转变发展方式。这几年借助“新网工程”抢滩布局,主营业务的扩张,全系统走过了一段超常发展时期。下一步,要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立足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适时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产品创新、品牌营销、产业组织和流通方式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经营和营利空间。要抓住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养老、社区服务、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逐步提高新兴业务的比重。探索创新为农服务的手段、方式和机制,参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激发发展潜力和活力。要加强联合合作,共同抵御经济调整对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点、微小企业的冲击,创新合作方式,在遵循市场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资本联合、产权联结,广泛开展业务合作,提高网络资源的整合水平,形成发展合力,共同做强做大,提高行业竞争力。
(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进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和监督制衡机制,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压缩管理层级,建立合理的企业架构,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广泛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注重提高资金周转率。强化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增长。加大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项目管理,新上项目要认真论证,科学决策,特别注意项目要符合产业发展和政策扶持方向,不能盲目铺摊子,业务关联度不大、非优势项目要慎重,防止出现风险,对于建设期的项目要加强管理和调度,力争尽快投产,产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