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兴市各县(市、区)社大力实施“人才兴社”战略,以“引进优秀人才,培养适用人才,储备未来人才”为口号,全面推进供销社人才队伍建设,较大改善了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和面貌。一是全面撒网“捕”人才。各县级社通过公开考录、能人特招、业务引人等多种方式,引进村“两委”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社会能人和机关干部进入供销社队伍。如桐乡市社多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累计录用基层社主任助理7名、工作人员21名。二是以岗定人“炼”人才。一些县社还探索不同身份性质人员互通交流机制,打通联合社机关、社属企业通道,以岗育人,岗人匹配,给每个优秀人才都提供合适平台,实现岗位作用发挥和工作能力提升优势互补。如海宁市社把2名机关干部分别委任为市蚕茧收烘公司和市农批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把4名企业优秀员工调至市社科(室)工作。三是搭建平台“育”人才。想法设法搭建平台,选派年轻干部职工“上挂锻炼、下派任职”,培育发展型、创新型人才。2014年,共34人次到拆迁办、治水办、治堵办等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锻炼。四是制度建设“警”人才。各县级社均出台了系列考核奖惩办法,并将日常考核结果与奖励奖惩、职务晋升、福利待遇等联系起来,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海宁等县级社还采取重点工作三色“预警制”,以绿、黄、红三种颜色对每个职工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通报,全面激发了各岗位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五是建立信息库“储”人才。海宁、桐乡、平湖等县(市)社还建立人才信息库,将参加供销社招聘的、系统优秀职工、农村社会能人纳入资料信息库统一管理,在系统需要人才时,第一时间进行对接,节约人才招聘使用成本,实现人才资源利用最大化。 |